产品列表
产品一
产品二
产品三
联系我们
广东美瑞科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区军民路荣基大厦1105室

PHONE0759-3163689

FAX0759-3163689

E-MAILhushaohua@maritechchina.com

首页>新闻中心


这些病害已进入暴发倒计时!河北、辽宁、江西养殖户速戳这份防控指南!

 

  腾氏水产商务网报道:
 
  河北省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7月份是水产养殖生产的关键时期,随着高温季节的到来,鱼、虾、蟹、鳖等水生动物食欲旺盛,进入快速生长期,池塘中残饵及排泄物增多,水体中病原微生物增加,易造成水质恶化,逐渐增多的恶劣天气易使养殖动物产生应激,导致病害发生。根据近几年同期河北省水产养殖病情测报监测数据,7月份点关注以下水生动物疾病。
 
  01病情预测
 
  (一)鲤浮肿病:病原为鲤浮肿病毒,主要危害鲤和锦鲤等,发病水温为17℃~30℃,尤其在20℃~28℃易发病,水平传播是其主要传播途径,发病急,死亡率高,换水、用药不当或水质、天气突变,可诱发该病。患病鱼行动迟缓,呈昏睡状,眼球凹陷,烂鳃。河北省鲤鱼和锦鲤主养区需防控。
  (二)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由嗜水气单胞菌等细菌感染引起。水温在9℃~36℃均流行,发病主要原因是水质不佳,致使病原菌、寄生虫大量滋生。特别是高温季节,池水氨氮、亚硝酸盐含量较高,可诱发该病。突然大量换水或暴雨造成大量外源水进入也可诱发疾病。主要危害草鱼、鲫、鲤、鲢、鳙等多种淡水养殖鱼类。特点是发病鱼种类多,流行范围广,尤其多呈急性流行,发病后死亡率高。河北省淡水鱼主养区需防控。
 
  (三)细菌性肠炎病:病原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等,淡水鱼主要危害草鱼、鲤、鲫鱼等,常与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等并发,水温在18℃以上时易发病并流行,25℃~30℃是流行高峰期;海水鱼主要危害牙鲆、大菱鲆、半滑舌鳎等。河北省淡水鱼主养区和海水鱼工厂化主养区需防控。
 
  (四)白斑综合征:病原为白斑综合征病毒,主要危害对虾等,发病水温为18℃~30℃。该病发病急,死亡率高,患病对虾外壳松散,有白色斑点,停止摄食,临死时在池塘边水面游动。河北省对虾主养区需防控。
 
  (五)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病原为携带特定毒力基因的副溶血弧菌等,主要危害对象为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等,多发生在放苗30d~35d以内,常为急性死亡,死亡率可达100%,经口感染是该病原主要传播途径。河北省各对虾主养区需防控。
 
  另外,淡水鱼类需注意细菌性烂鳃病、车轮虫病等;海水鱼类需注意刺激隐核虫病等;中华鳖需注意红脖子病、鳖溃烂病等;海参需注意腐皮综合征及高温伤害。
 
  02防控措施
 
  (一)预防措施
 
  1.控制适宜养殖密度,使水体负荷适度;建议对虾养殖适量混养适宜规格和比例的鱼类让其摄食病虾;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做好抗应激措施;加强巡塘,预防浮头,适时开机增氧,保证充足溶氧。
  2.定期使用国标渔药氯制剂或碘制剂等对池水消毒,间隔使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定期换水或加注新水,避免大换水,保持优良水质环境。
  3.提高饲料质量,可定期在饲料中添加多维、免疫增强剂等提高鱼体抗病力。根据天气、水质和鱼体活动摄食情况灵活掌握投喂量,避免投饲过多导致饵料残留败坏水质。
 
  (二)治疗措施
 
  1.对于鲤浮肿病,应对发病池塘及相邻池塘进行隔离饲养,养殖器具等需消毒并专用,死鱼无害化处理,发病鱼池的水禁止排放,限制发病养殖场病鱼的移动和运输;对正在发病的池塘应停止换水,开机增氧,保持充足溶氧,减少应激刺激,停止投喂饵料;发病初期停止用药,可在发病4d~5d后全池泼洒抗病毒中成药(三黄散或大黄末等)1次~2次。
  2.对于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和细菌性肠炎病,可用国标渔药抗菌药拌饵投喂,同时对水体消毒。
  3.对于白斑综合征,可通过改善养殖密度、微生态制剂改良水质、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钠粉(水产用)或复合维生素等增强虾类体质控制病情发展。
  4.对于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可采取改善水质和底质、减少投喂量并在饲料中添加有益菌、间隔拌喂有保肝效果的国标渔药等控制措施。
  5.相关水生动物疾病防控方法请参考“全国水生动物疾病远程辅助诊断服务网”(www.adds.org.cn)。
 
  辽宁省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辽宁省水产技术推广站
 
  7月份辽宁省各地进入夏季,气温、水温升高,是水产养殖的黄金季节。在这个时期,鱼、虾、蟹类摄食强度大,新陈代谢旺盛,水体中有机物增多,发酵分解速度加快,易使水质发生较大变化。水体中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大量繁殖,感染侵袭机体,易引发疾病。7月份水产养殖进入疾病高发季节,要时刻留意水环境变化及养殖动物的活动状态,做好养殖环境调控及疾病预防工作。本月养殖生产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全年的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
 
  01病情预测
 
  (一)淡水鱼类:易发生鲤浮肿病、锦鲤疱疹病毒病、草鱼出血病、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黏孢子虫病、锚头鳋病、车轮虫病等疾病。沈阳、辽阳、营口、丹东、盘锦、鞍山等淡水鱼主养区和高密度精养区要防范。
 
  (二)河蟹:易发生烂鳃病、蜕壳不遂症等。盘锦河蟹稻田、苇田养殖区要防范。
 
  (三)大菱鲆:易发生红嘴病、细菌性肠炎病、腹水病等疾病。葫芦岛、营口和大连工厂化养殖区要防范。
 
  (四)虹鳟鱼:易发生小瓜虫病、三代虫病等寄生虫病,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等病毒病以及烂鳃病、肠炎病、弧菌病等细菌病。关注本溪、葫芦岛、丹东虹鳟鱼养殖区。
 
  (五)对虾:易发生白斑综合征、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十足目虹彩病毒病、虾肝肠胞虫病、弧菌病、纤毛虫病等。沿海各市及鞍山南美白对虾精养区要防范。
 
  (六)海参:易发生腐皮综合征,海参养殖池内易发生草害。沿海各市养殖区域要防范。
 
  (七)海蜇:易发生顶网、长脖、萎缩、上吊等异常情况以及“气泡病”。丹东、营口海蜇养殖区要防范。
 
  (八)滩涂贝类:易发生敌害生物侵害。大连、丹东养殖区要防范。
 
  02防控措施
 
  7月份是病害多发期,养殖水质污染严重是关键诱因。生产过程中,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
 
  (一)加强养殖管理:请及时做好水温、pH、溶解氧、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水体理化指标的监测工作;注意增氧机的合理使用,做好电力保障工作;注意定期改底、消毒、解毒,如遇多变天气,可适当使用微生物制剂进行水质调控,保持水质清新;合理控制饵料投喂量,可适时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钠粉(水产用)、免疫多糖等营养元素,提高养殖品种的抗应激能力;注意药品的使用禁忌,要对症下药,杜绝不合理用药现象
  (二)关注天气变化:请密切关注本地区天气预报,今年7月预计阴雨天较多,要注意天气变化引起的水质突变,防止出现高温闷热天气和暴雨洪灾造成的养殖水生动物缺氧泛塘和逃逸,需提前做好相应防范措施
  (三)及时报告疫情: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现养殖品种出现大规模发病和大量死亡现象,要及时向当地水产技术推广部门(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机构)报告,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诊治,明确具体致病源后选择对症药物进行治疗,确保治疗的针对性,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病情扩散。
 
  江西省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
 
  7月份江西省进入盛夏,气温、水温均较高,是鱼类快速生长期,投饲量增量,残饵和排泄物相应增多,易导致养殖水体中有机质及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水质恶化,水体中病原菌增加。因此广大养殖户要关注天气、水环境的变化及养殖品种的活动状态,及时做好病害防治工作。结合历年情况及生产实际,现将7月份易发生的疾病预测如下:
 
  01病情预测
 
  (一)草鱼:易发生草鱼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小瓜虫病、指环虫病、黏孢子虫病、锚头鳋病等,关注苗种投放区域及主养区域。
 
  (二)鲫鱼:易发生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鲫造血器官坏死病、黏孢子虫病、小瓜虫病、指环虫病、锚头鳋病等,关注苗种投放区域及主养区域。
 
  (三)鲈鱼:易发生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赤皮病、肠炎病、蛙虹彩病毒病、弹状病毒病、锚头鳋病、指环虫病、车轮虫病、斜管虫病等,关注工厂化养殖区域。
 
  (四)黄颡鱼:易发生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赤皮病、溃疡病、肠炎病、虹彩病毒病、鱼爱德华氏菌病、肝胆综合征等,关注主养区域。
 
  (五)鳗鲡:易发生鳗鲡疱疹病毒病、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肠炎病、指环虫病等,关注鳗鲡主养区域。
 
  02防治措施
 
  (一)加强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养殖业者要从正规苗种场购买经检疫合格的苗种,确保不携带病原,保证苗种质量。
 
  (二)细菌病要内外兼治。采用水产养殖用抗菌药进行拌饵内服,同时外用国标渔药消毒剂对水体消毒。
 
  (三)科学投饵。保障充足优质的饵料,在投喂的饲料中适当添加维生素C钠粉(水产用)、国标渔药中成药、免疫增强剂等提高免疫力的药饵,增强鱼体自身抗病力。
 
  (四)加强养殖水质调控。定期使用水质改良剂、底质改良剂之类的微生态制剂,控制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含量,保持养殖水体水质“肥、活、嫩、爽”,培养良好的水生生态环境。
 
  (五)加强早晚巡塘。密切注意极端天气可能造成的养殖鱼类病害,注意观察鱼类的摄食和水体溶氧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集团网站链接:亘泰集团
 
 
【返回】

版权所有 © 2012-2018 广东美瑞科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2090041号-1

地址: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区军民路荣基大厦1105室

技术支持:上海群海